撤侨大巴
排队等待上车的人们
炮声隆隆、硝烟弥漫……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局势日趋严峻,身处乌克兰的侨胞安危牵动人心。
2月28日开始,在乌克兰港口城市敖德萨的留学生、华侨逐步撤离。
3天过去,撤离情况如何?昨天下午,记者连线了身处乌克兰的侨商、罗马尼亚台州商会代表,进一步了解在乌侨胞的撤离情况。
排队8小时,成功入境罗马尼亚
乌克兰当地时间3月1日下午2点,焦急等待数天后,李小超终于登上了中国使馆组织的撤侨大巴,离开战火笼罩的乌克兰港口城市敖德萨,前往罗马尼亚。李小超是临海市桃渚镇人,在乌克兰生活了10多年。
当天,中国使馆组织了11辆大巴,驶向乌克兰西南部邻国摩尔多瓦、罗马尼亚。
“那天早上,敖德萨下了大雪,特别冷,温度只有零下四五度。大家都想早点离开,一早就赶到中国驻敖德萨总领馆门口排队。”李小超回忆道,他简单收拾了行李后,赶紧跟上“大部队”。
一路上,李小超看到了很多被炸毁的桥梁,弥漫着硝烟的村庄,全副武装的乌克兰军人和民兵,以及驶过的坦克、装甲车。“我们每个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。”
一路颠簸后,他们顺利到了摩尔多瓦,接着徒步到罗马尼亚边检站等候入境。雨雪中,几千人露天排着队,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。
“外套、毛衣和内衣都湿透了,又冷又饿,我真切地体会了一次难民的感觉。”苦等了8小时,李小超如愿坐上了开往罗马尼亚的大客车。随后,他发了条朋友圈,向远在中国的家人、朋友“报平安”。
台州鞋企10名员工平安撤离
这些天,台州市石林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詹长春的心,始终悬着。
“2003年,我们进入乌克兰市场,几年后,设立了制鞋工厂、贸易办事处,也派了10名中国员工在那‘开疆扩土’。”詹长春介绍,19年苦心经营下来,公司在乌克兰的鞋业生意小有规模。
俄乌冲突爆发后,他时刻关注着最新动态并和员工交流。“快,抓紧找机会撤离,人员安全是首要的。”2月28日,冲突再度升级,詹长春赶紧给在乌克兰的销售主管李奴娇发了信息。
3月1日,李奴娇和9名同事也登上了开往罗马尼亚的大巴,“人虽然很累,但心里很暖,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,我们都想早点回到祖国的怀抱。”
“不论多少人多远的路途,台州商会竭尽所能”
“从基辅出发,到罗马尼亚,走哪条路线合适?”
“如有需要,我们可以自驾到边检站接你。”
……
这些天,罗马尼亚台州商会会长王友华、罗马尼亚台州商会临海会长柯登富等人忙成了“陀螺”。
3月1日晚11点,夜已深,大家都已酣睡,柯登富还热心地为在乌侨商们提供帮助。
“冲突爆发后,我们罗马尼亚台州商会就对外发布了联系方式,不论是不是台州人,只要来求助,我们都会提供帮助。”柯登富说,当晚有一名在基辅做生意的河北人向他打听线路、过关信息等,“我们聊了好几个小时,我和对方说,他如果有需要,我可以开车600公里到边检站接他。”
购置物资、联络中国使馆、预定酒店、安抚路途中的华侨和留学生……天亮后,柯登富与商会成员们继续为同胞奔波。
商会的关怀无微不至。柯登富介绍,他们已经准备了几十箱矿泉水、方便面、生活用品和手机卡。“食物,我们都已经搬到每辆大巴上了,大家上车后就可以吃。接下来每天我也安排了中饭、晚饭。”电话那头,柯登富细数道。
为让大家住得舒心、睡得安心,他们不仅在当地新开的酒店订了18间客房,还腾出了7套自住房。
3月2日,约有600名在乌华侨抵达罗马尼亚,罗马尼亚台州商会挑起了照顾70名华侨的任务,其中有20名台州人。
“使馆发了通知,华侨可以在罗马尼亚停留15天。这期间,他们的花销,商会全部报销。”电话那头,王友华掷地有声,“虽然台州商会能力有限,但只要台州人求助,不论多少人、多远的路途,我们都会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!”
昨晚11点半,记者再次联系柯登富,他们正忙着接人,回了句话,就去忙了。
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
(编辑整理:临海房产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