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临海房地产网
首页 >热点观察> 正文

临海上游村共同富裕下的“梅”好生

台州日报2021-7-21

全村36年来不断做大做强杨梅产业, 今年上半年户均农业收入超10万元, 销售加工总收入6000余万元——

从事杨梅产业链相关的包装、分拣、采摘帮工,日收入最高可达460元。

今夏,杨梅风头出尽。质优价高的东魁杨梅,从夏至登场以来,全程高价。位于临海白水洋镇的上游村是我市东魁杨梅的主产区之一,今年,该村出产的杨梅平均收购价格达每公斤30元至35元,创历史新高。

杨梅产业是上游村的“金名片”。自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种植以来,该村立足绿水青山,不断做大做强杨梅产业,逐步形成集杨梅种植、销售、保鲜、深加工和苗木培育为一体的农业特色村。在此基础上,加速现代化管理、品牌化推广、数字化销售。杨梅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游村“致富果”。

种下杨梅林 打开致富路

“凭借杨梅的种植和销售,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,今年收入达39万元。”近日,杨梅季落下帷幕,上游村妇联主席、种植大户罗苏芽盘点今年的收益,喜笑颜开。

“上游村家家户户种植杨梅,其中90%以上是东魁杨梅,现有种植户700多户,种植总面积超4000亩。目前,不仅种杨梅赚钱,还带动附近村百姓增收,从事采摘、包装等帮工,收入最多达到460元一天。”台州市杨梅产业协会秘书长、临海市鼎鸿源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军说。

上游村的幸福生活并非天赐。

“上游村山地多,村里曾多次组织试种玉米、茶叶、桑树等作物,前后经过7次产业调整,始终没有成功。1984年,时任县农业局副局长的上游村人王曰兴依据村里的气候、土壤条件,带领村民发展杨梅产业。当时,临海也专门下派了农技员陶维康。”王军说。

有了矢志发展的带头人,群众也有了盼头。1985年春,立足山地资源,上游村种下了600亩杨梅,迈出了致富第一步。

“乡村要振兴,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。有了适宜的产业,农民干起来有信心,村庄的发展就有前景。在上游村,杨梅产业的基础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。”白水洋镇党委书记程卫国说。

今年上半年,上游村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0万元,农民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,集体个人双富裕,杨梅销售加工总收入达6000余万元。

“最早”闯市场 唱响致富经

上游村是非常典型的山区农村,在工业、交通等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靠山吃山发展经济,走出了一条杨梅产业致富之路。

“到2002年,村里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种杨梅,基本上都已经赚钱。当时,我在河南做生意,亲戚朋友常在电话里说,‘生意不好就回来创业吧,现在大伙在家种杨梅就能发家致富’,我听得心痒痒。”2003年正月,回乡的罗苏芽一口气种下160棵单春苗。

罗苏芽的经历是上游村创富故事的一个缩影。大规模发展杨梅种植以来,上游杨梅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产业理念,无论是种植技术、销售模式,还是村庄管理、群众需求,都在随时代的进步而改变——

2002年,该村组建了临海市上游杨梅产业合作社和临海市清峰果业合作社,分别注册“上游”和“清峰”商标,逐步走向品牌化,至今已有50余家杨梅合作社。

2008年开始统防统治工作。每年5月,村里就会成立统防统治巡逻队,在各个路口把关值守,严禁梅农私自上山打药,确保杨梅品质。

2009年,村内建起占地15亩的杨梅交易综合市场,有近百个摊位,每年杨梅季,日交易额可达千万元。

同年,白水洋镇举办首届杨梅节,之后,每年6月都在上游村举办杨梅节,打响杨梅品牌,帮助梅农带货,杨梅销售价格节节攀升。

2012年,试制杨梅果脯,杨梅产业进入深加工阶段,附加值明显提升。

……

“上游杨梅的‘金字招牌’,是靠村民几十年持之以恒打造出来的。上游村人在台州市最早成立杨梅合作社,最早注册杨梅商标,最早成立镇一级杨梅产业协会。在全国率先实施杨梅统防统治、最早引进杨梅保鲜技术,每一个最早都是上游人对时代节奏的精准把握,也因此享受了时代的红利。”程卫国说。

文化增底蕴 乐享致富果

农忙有盼头,农闲有生活。

“有了杨梅,村民原地致富,不再需要外出打工,村里愈发人丁兴旺;有了杨梅,村集体经济得以壮大,基础设施建设、文化繁荣有了经济基础。”白水洋镇党委委员赵平波说。

近年来,集体经济的壮大,建设美丽上游逐渐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和期盼。上游村村“两委”抢抓“清洁家园”“美丽乡村”等专项行动契机,由党员干部带头守护,积极谋划村级基础设施建设。

村里投入400万元,建设了一座集村“两委”办公、文化礼堂、农民讲堂、农家书屋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沙狮子展厅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和15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,便民服务设施配置齐全,极大地满足了上游村民的综合服务、幼儿教育、老年活动等需求。投入400余万元开展村内道路硬化、绿化建设以及村口双港溪流域整治,投入40余万元改造进村路灯。漫步村中,水清、岸绿、景美、设施全,村容村貌愈发亮丽,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

上游村历史文化底蕴浓厚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沙狮子的传承地。1991年春节开始,该村就开始挖掘黄沙狮子等传统文化资源。近几年,又组建了黄沙狮子舞狮队,黄沙乱弹、花鼓、铜钿棍、山歌、小调等8个民间文艺表演队,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。

文化与产业偕行,也连起了大家共同富裕的心愿,村民的获得感、凝聚力越来越强。农闲时节,每到周五、周六晚上,在村综合大楼前,总能看到一只只“狮子”或在地面舞动,或在叠着的四方桌上跳跃。这是“黄沙狮子”第七代传承人王建带着徒弟在练习,边上的村民不时为他们喝彩。

相关新闻

二手房成交出现明显放量 信贷环境有所改

楼市调控更具针对性 部分银行房贷一天即

临海市全市镇(街道)乡贤(联谊)会联

临海市市政协动员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

临海市朱坚国赴古城街道宣讲党的十九届

房产故事

何为房产中介的新生态?

杭州中介跑路房东限期租户搬离

杭州中介跟单3年卖别墅赚100万中介费

房东专场,我有故事,你有酒吗?

杭州半道红小区突发火灾原因是电路老化

精彩推荐

临安女子富二代男友名下8套房骗局

婚姻危机中的房产权的争夺

温州男子卖房辞职追恋济南女主播

仙居少妇隐瞒婚姻和情人同居

郑州夫妻假离婚买房 妻子要带新房嫁他人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

临海房地产网·沪ICP备09064070号

技术支持:台州通联网络-台州网站建设-网页设计